章太炎在《原儒》中指出,“儒”有达名之儒、类名之儒、私名之儒三种意义。达名之儒,相当于儒的普遍概念或广义之儒,指一切有术有能之士。类名之儒,是儒的类概念,指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用以教民者,也指以教书相礼为谋生手段的人。私名之儒,是儒的单独概念,指宗师孔子、宣扬六经、粗明德行政教之趣的儒者。①人们在谈论“儒”时,所指往往不外乎以下几个意思。 ①参见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107页。
(一)儒学宗师:孔子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也是儒家学者公认的大宗师。孔子熟悉夏商周三代文明,“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①,对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而形成的礼乐文化和伦理宗教体会尤其深刻,“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②。在春秋礼坏乐崩的时代背景下,孔子以继承三代文明、发扬礼乐文化自任。他将三代文化和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总结为“仁”,并以此为核心,建构起整个儒学思想体系。他从理想人格和为政原则两方面揭橥了“儒”的价值意义,赋予了“儒”以人文主义的内涵(详见本书第六章第二节)。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子和学说的信奉者们逐渐发展出了“儒学”“儒者”“儒家”“儒教”等互相关联的概念。
①《论语·八佾》。
②同上。
(二)内圣外王:儒学
从学术和思想主旨的角度来说,儒是儒学,又可称为“儒术”。“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濡”是滋润的意思。儒家认为,先王之道可以充实自己的人格,抚育自身德性的成长,最终呈现人性本来的光辉与广大。先王之道要通过学习“六艺”来习得,故儒是“通习六艺者之称”,六艺构成了儒学的主要内容。“六艺”指儒家的六个科类:礼、乐、射、御、书、数。礼和乐是西周的等级秩序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社会生活规范,射和御主要是军事技能,书和数则属于文化技能。六艺不仅是个人修养工夫,也是治理国家的本领。六艺又指“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经”是“载道之文”,记载着安邦治国、调治人心的“道”。孔子用这些典籍来教育学生。据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评判其是否为贤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身通六艺。到战国时期,“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②,也就是孔子、孟子故乡的儒者,对《诗》《书》《礼》《乐》的理解,已经超出其他学派学者之上。无论六艺是指科目,还是指典籍,儒家学者都以道德心性修养和改良社会政治为目的,故儒学又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
①《史记·孔子世家》。
②《庄子·天下》。
(三)博雅君子:儒者
从学者和践行者的角度来看,儒指儒者。儒者又可称为儒生、儒士,是儒家学派学者的通称。《说文解字》中称:“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正是从人的角度对“儒”进行定义,其中术士即道术之士,指有学问、具备治国才能的人。儒者有德行学识的要求:“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①儒者有其特殊的言行规范:“儒者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恩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②《庄子·天下》这样描述儒家君子:“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儒家君子按照仁爱的原则施予他人以恩惠,以适宜的措施建立人间秩序,以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音乐美感调和性情,总是表现出温润慈祥的状貌。所以总的来说,儒者就是尊崇儒学、奉行儒学基本价值、通习儒家经书且遵循儒学基本规范的人。
①《札记·中庸》。
②《札记·儒行》。
(四)师法仲尼:儒家
从学派团体和文化共同体的角度来说,儒即为儒家。孔子以后,他的弟子和后学继续发扬孔子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学派。汉代学者刘歆描述儒家的整体特征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①刘歆认为,儒家源自西周王官中的司徒之官,他的职责是帮助君主协理阴阳、昌明教化,他以“六经”为思想资源,崇尚仁义礼乐等价值,提倡忠恕、中庸等原则,继承尧、舜、周文王、周武王的德治仁政思想,以孔子为宗师,显现出大中至正的气象。换言之,依循孔子的理想,致力于整理和教授古代典籍,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保存和研习古代礼乐的群体,被称为“儒家”。孔子以后,儒学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内部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产生出不同的学派思想和数量庞大的学者群体。但作为一个学派,儒家始终保持着上述基本特征,因而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凝聚力。
①《汉书·艺文志》引刘歆《七略》。
(五)教化安民:儒教
从对社会民众的教化教育作用来说,儒是指儒教,或因孔子而称“孔教”。儒家强调,经典作为道的载体,礼仪作为仁的发用,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中庸》谓之“修道之谓教”,即循着天道的行为就是教化。儒学始终以“美教化,移风俗”①为己任,特别注重对大群人生的教化作用,并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疏通知远的《书》教、广博易良的《乐》教、絮静精微的《易》教、恭俭庄敬的《礼》教、属辞比事的《春秋》教为主要内容。无论在朝在野,儒家学者通过政教风化和教育感化,推动了以礼法为原则的自治社会的形成,将中国培育成“礼仪之邦”。
①《诗·周南·关雎序》。
历史上,对“什么是儒”的讨论还有很多①。列出上面几种,是因为它们较好地勾勒出了儒学的基本特质和思想取向,包括对个人道德建设、社会政治改良的重视,对前代文明的自觉继承、对天道的崇敬等。这样一来,儒学就几乎涵盖了天、地、人、物、我等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在理论和价值上,儒学具备了大中至正的品质;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又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展现出浅近平易的特点。这一特质决定了儒学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正宗和主干,塑造出了延续两千年的“儒教中国”,又进而影响到东亚、南亚,形成了历史上的“儒家文化圈”。
①据《故训汇纂》,后人训解“儒”字,共有52个义项。参见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