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的起源

  一般认为,儒学是孔子(前551-前479)创立的。但在孔子以前,历史上已经有了“儒”的影子。《论语·雍也》中说:“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说明至少在孔子同时代,“儒”已经作为一个群体而存在了。

  (一)出自相礼之儒

  “儒”的起源是什么?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主张儒为西周时期殷代遗民中的教士①,有人认为儒是西周王官流散到民间②,也有人认为儒起自民间的普通教化之师③,还有人认为儒起源于远古的巫史传统④……这些不同的观点,说明了儒学起源的复杂性。有些学者认为“儒”是以礼为职业的人,至少与礼有莫大的关系。儒的前身是古代专门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等方士、术士。在社会变荡中,部分巫、史、祝、卜逐渐转变为专门以治丧相礼为生的儒。丧祭之礼是古代最重要的礼节,起着维系宗法制度的血缘纽带的作用。这些人具有礼乐等专门知识,为诸侯、卿大夫相礼并教化民众,属于“士”一类的下级官吏。因此,从起源上说,“儒”就是以礼为职业的人,也就是相礼之儒。《论语·子罕》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乡党》有“乡人傩,朝服二立于阼阶”,说的都是儒者为人相礼。前文提到的“小人儒”,很可能就特指借礼来养家糊口的人。

  ①胡适持此观点。见胡适《说儒》《诸子下出王官论》

  ②“儒源于王官”是笼统的说法,传世观点认为源于王宫中的司徒之官,从汉代刘歆、班固直到清末民初刘师培等,皆持此观点。章太炎、郭沫若等则认为源于史官,见章太炎《国故论衡·原儒》《诸子学略》,郭沫若《驳说儒》《论儒家的发生》。

  ③冯友兰、钱穆、傅斯年、侯外庐等持此类观点。见冯友兰《原儒墨》,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古史辩〉第四册序》《驳胡适之说儒》,傅斯年《战国子家叙论》,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④李泽厚在《乙卯五说》中持此观点。

  (二)出自司徒之官

  古代设司徒之官专司教育,儒即由司徒之官职分化而来。《尚书·舜典》中记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帝舜任命契为司徒,其职能在于以五教教化民众。所谓“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周官·地官司徒》:“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故说司徒是掌邦教之官。《周礼·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嫩宫室,二曰族坟墓,三曰联兄弟,四曰朕师儒,五曰联朋友,六曰同衣服。”本俗指旧俗,也就是老百姓习惯的良好风俗。其中提到的“师儒”,就是“乡里教以道义者”①,即乡里掌管教育的人,大概是司徒的属官。联师儒的目的就在于教化地方,美化风俗。由此可知,司徒之官是以构建社会伦理秩序为重要职责的。诸侯也设立类似的官职。《周礼·天官·大宰》说“师以贤得民”,又说“儒以道得民”,郑玄注曰:“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师氏、保氏是诸侯所设掌管教育的官职,职能和司徒相近。保氏以六艺教民,六艺都是道术,所以说“儒以道得民”。后西周衰落,周室东迁,在战争和政治动荡的丧亡离乱中,原来的王官丧失了他们的官守,典籍和学术文化也辗转流散到民间,掌握教化、六艺的官守也下降为一般意义上的儒。这就是《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孔子之语“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所描述的情形,故《汉书·艺文志》引刘歆《七略》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这是对儒家出自古代司徒之官的历史总结。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载《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