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经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时所立的博士官,到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儒家经典的流传开始繁荣起来,并且在政府中被列为正统。在今文经学繁荣的同时,一些民间藏匿的经书被重新发现,虽然不曾得到政府的承认,但逐渐流传,这一派所依据的经书往往为汉代以前的文字所写,因此被称为“古文经”。
由于经书的传承、解释存在分歧,形成了关于儒家经典的今文、古文两派。然而实际上,特别是到东汉后期,许多儒家学者可能两派兼修,所以界限并不是十分明显。这其中尤以经学大家郑玄为代表,他在今古文两派都有极深的造诣,并且以集经典注释之大成而闻名。
王肃(约195—256),字子雍,是东海郯地(山东郯城)人,他父亲王朗也是一位经学家。王肃18岁时曾向宋忠学习《太玄》,他推崇贾逵、马融的学问,不好郑玄之学,曾针对《月令》是否以十月为岁首的问题提出论难。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河南漯河)人,汉代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